國家紡織品博物館原為政府官廳,近幾年才轉型為博物館。館內展示了馬來西亞百年來紡織品的進程與變化,以及大馬獨特的紡織業手工藝品技術。館內具有300多樣珍藏品, 分爲4個展覽廳來呈現民族紡織藝術。訪客能在此觀賞到巴迪布染製的過程,以及傳統布料如金錦緞(Songket)、巴迪布(Batik)及Pua的編織過程。
國家紡織品博物館除了珍藏具有歷史價值的紡織品之外,也展示目前最新的潮流款式和設計樣本。其他獨具特色的紡織品還包括:18至19世紀馬來人常見的不打結傳統服裝款式、Lanun族及Bajau族所用的Kain Dastar、砂勞越伊班族的傳統布料Pua Kumbu等等。
恩典之樹(Pohon Budi)展覽廳追溯了紡織品從史前時代至今的歷史,以及紡織品隨著貿易之路的發展。恩典之樹也稱為生命之樹或榕樹,象徵著歷史,生命週期和文明,就像一棵大樹從土裡長大、開花結果、為人所用。這個展覽廳展示了人們如何利用工具、材料和傳統技藝來進行編織、刺繡、蠟染、縫鈕、鈎拉、串珠等工作,來完成我國的上等紡織品如金錦緞(Songket)、傳統布料(Pua Kumbu)、印金布(Telepuk)、金綫刺繡(Tekatan)、砂勞越馬來人刺繡(Keringkam)、裝飾串珠(Decorative Beads)、巴迪布等。/p>
彩虹(Pelangi)展覽廳展現了大馬在多元種族的文化背景之下,呈現出繽紛亮麗、多姿多彩的紡織品特色。這個展覽廳精選出多樣化的蠟染巴迪布(Batik)、華族服飾特輯、峇峇娘惹的絲綢和金絲緞、印度人的紗麗、沙巴和砂勞越的手工編織品等。
寶石精華(Ratna Sari)展覽廳展示了古時候各種各樣的珠寶及裝飾品,典藏了馬來人、華人、印度人、甚至原住民的能人巧匠所製作的作品。這些珠寶首飾全是利用金、銀、銅、珠寶和植物來製作,當中包括了煙盒、皮帶扣、吊式耳環、髮夾、項鍊吊墜、手鐲、腳鍊等。
鍊帶灣(Teluk Berantai)展覽廳展示了馬來族傳統手工紡織品。金錦緞(Songket)是一種用來象徵馬來人之間親密關係的物品。馬來人的藝術遺產體現在刺繡(Tekatan)、平整的金屬金線刺繡(Kelingkan)、彭亨州的梭織布(Kain Tenun)、五彩絲帶布(Kain Limar Songket Tenggarung),印金布(Telepuk)和腳本布(Kain Berayat)等。
博物館內還設有一個小型圖書館,收藏了許多關於紡織品及服飾品的書籍,這些書籍只供當場閲讀,不能外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