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于1897年的陈氏书院是由四位华人先贤-陈秀莲、陈春、陈在田和陈新禧所发起,书院本身于1908年建竣,位于茨厂街街尾,建筑以广州的陈氏书院为设计蓝图,融合家庙和宗祠的特色,墙沿屋瓦上的雕刻细节中包含了各种古代戏码和华族神话人物的彩绘陶雕,极具艺术欣赏价值。
陈氏书院位于茨厂街街尾和Jalan Maharajalela交界处,对街是隆雪华堂,其原名为陈家祠,但基于创办当年满清政府严管一些附属在宗祠和家庙的反清组织,陈家祠为了避嫌于是改名为陈氏书院。
书院创办于1897年,而前一年正是宗亲会成立之时,当时该血缘组织由锡矿家陈秀莲、陈新禧、陈春及陈在田等4位先贤,联合其他宗亲在吉隆坡创立,后来希望藉由创建陈氏书院,让所有宗亲有个相聚的场所。
陈氏书院的建筑风格主要仿照1894年完成兴建的广州西关陈氏书院,揉合家庙和宗祠的特色,惟规模较小,采用南方福建闽南和广东粤式建筑特色,设有院子、对称阁楼和典型精致的砖瓦屋顶。比较特别的是屋顶上的人物陶塑,上演着古代戏码如薜平贵、穆桂英和二十四孝的故事等等,据说可以长久演出,让历代祖先有看不完的戏。
该书院的正庭德星堂主龛位供奉太始祖舜帝重华公,始祖陈胡满公及开漳圣王陈元光公等圣像,四周挂满名人对联,相较其他庙宇看来,仍保留浓厚的中国文化气息,因此经常吸引不少游客前来参观。
就古迹文物工作者的角度来看,陈氏书院可以说是吉隆坡市区内迄今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古迹建筑,是中国境外难得一见的古粤建筑物,在吉隆坡开荒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因此被列为受保护建筑。
目前,书院内有座自2003年开放的人文图书馆,以“为社会读书,为文化垫底”为口号,推广城中的阅读风气。2010年,书院也另外开办乐府,创办音乐课程,结合音乐赏析、研究、活动和教育,推广音乐文化艺术活动。
2012年9月份,陈氏书院历经百年蛀蚀后,该院的修复原貌建设委员会决定预计耗资300万令吉动工修复,保留华族文化的特征,并期盼来年以崭新面貌示人。